一、意见说明
为贯彻落实《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治理暂行步伐》(国发〔2016〕51 号)、《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计划》(国办发〔2017〕39 号)以及《四川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事情计划》(川办发〔2017〕8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速推动四川省域内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尽快统筹建成我省标准统一、上下联通的省市两级完整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有效指导我省下属各市州开展市州本级平台的建设事情,同时为市州平台建设提供有效参照依据,特制定本建设指导意见。
二、基本要求
各市州应坚持“统筹计划,分步实施”、“需求主导,高效******”、“统一设施,资源享”、“强化监督,包管宁静”等原则,综合运用云盘算、大数据、信息集成、统一管控等技术,充分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云平台等已有基础设施,搭建市州本级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技术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并实现与省级平台的充分互联互通。
各市州平台需纵向实现与省级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横向完成与市州本级部分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市州平台在建设历程中,需充分考虑未来对本级五大基础信息库(包括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舆、社会信用和电子证照)共享资源、主题库(包括健康包管、社会包管、******监管、信用体系等由多部分共建形成的主题信息资源)共享资源、市州级部分政务信息共享资源等多维度政务信息资源的平台接入支撑。市州平台应具备支撑库表、接口、文件这三种交换模式的能力。
三、体系架构
共享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是开展非涉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枢纽。四川省共享平台体系由四川省级共享平台、市州级共享平台等多级平台组成,市州共享平台可凭据本市州实际情况,选择差别的建设及应用模式,原则上县级及以下不再单独建设共享平台。已建和待建的四川信息资源基础库以及信用信息平台、投资审批平台等已建设的主题类应用,应逐步接入四川省级共享平台,实现主题信息共享。未来四川省内新建跨部分、跨地区、跨系统的业务协同应用,应直接通过四川共享平台开展信息共享,实现业务协同。市州级共享平台横向对接所辖区域政务部分、基础信息资源库、主题信息资源库及其他社会信息库,纵向多级连通,形成横向联动、纵向领悟的四川全省数据共享交换体系。部分加入信息共享的应用系统,应凭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接入共享平台,实现与其他外部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市州级部分、市州级交换节点、市州级基础库、市州级主题库等利用四川省级共享平台进行本级政务信息资源的跨区域和跨层级的数据交换。
四、功效框架
市州共享平台(政务外网)定位为目录中心、资源中心、交换中心、统一治理中心。目录中心汇聚本市州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支撑基于资源目录的共享交换事情。资源中心实现归集到市州共享平台的政务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与集中治理。交换中心提供集中的共享交换效劳,支持库表、文件、效劳接口三种数据共享交换方法。统一治理中心对市州内所有平台内交换资源进行统一监控和调理。平台焦点框架为“五横两纵”的体系架构,具体如下图所示,两纵划分是:“政策规则与标准规范体系”和“宁静包管体系”。五横划分是:“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层”、“管控层”、“门户层”。市州平台建设******内容应包括:标准规范、资源门户、数据交换系统、目录系统、统一治理系统、宁静包管、基础设施等子系统。
五、信息共享
市州平台信息共享应由资源提供方、资源需求方、市州级共享平台三类要素组成。资源提供方整理可共享的资源,进行目录体例,报送到市州共享平台。资源提供方对有条件共享的资源申请进行审核,并完成资源宣布。资源需求方通过市州共享平台对需要的资源进行申请,凭据申请结果,完成资源获取。市州共享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目录汇总治理,提供库表与文件交换、效劳接口挪用等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并实现交换全历程的统一治理监控。
各市州平台横向连接本级各业务部分,纵神往下汇聚连接本市州下属各区县行政部分,纵神往上连接四川省级平台、进而再通过省级平台连接国家平台,从而形成‘市、省、国’三级联动的全域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七、接入省级共享平台
各市州平台在建设历程中需实现与四川省级平台的两级平台间级联,需级联内容包括:目录信息和交换系统。目录信息和交换系统都应通过级联对接技术与四川省级平台实现双向互联互通,从而实现省市两级平台之间的目录通和数据通。
联系人:宋经理
座机:028-86677012
邮箱:cdjxgf@cdjxcm.com
地点:成都会武侯区长华路19号万科汇智中心30楼